京财时报

房价绝不会跌,一二线房子可以继续持有,逻辑在这!

http://www.jingcsb.com/ 来源:新浪 发布时间:2017-05-16 10:58:59

      今年以来,房地产层面有不少互相矛盾的现象。比如我所关注的,新房和二手房冰火两重天,新房热度越来越高,二手房越来越难看。

开发商还在拼命买地,1-4月份各大房企拿地规模是创纪录的,无论是从面积还是成本上,好像大调整给了他们机会,现在是低位吸纳储备的好时候,销售端也不错,房子不是很愁卖,一二线房子不够卖,三四线则是供需两旺。

而二手房领域呢,一二线的很难走量,中介不得不断臂求生,收缩门店,降低中介费。三四线的二手房基本上还没启动。

矛盾的不仅是市场层面,上面放出的风,也经常矛盾。

我举个例子,4月份的贷款数据大家都看到了,房贷额度其实是提高了的,4441亿,环比有8,2个百分比的增量,说明货币层面仍然是有支撑的。虽然发力的主要是三四线,但放眼望去,发力的有不少都是那种实则卫星城的“名义三线城市”。

而近期上面一个表态引起我们的关注,是有关土地的。在我看来,核心就一点:再多的地都经不住无限的钱来买,如果用来住,已经够了。

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上面这个观点是对的。笔者找到4个数据:

1、2014年有个调查报告,来自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,该报告显示,2013年全国城镇中有22.4%的房子是没人住的。重点城市的比例相对较低,三线以下的城市比例较高。

2、2015年腾讯搞了一个《2015年5月全国城市住房市场调查报告》,该报告覆盖196城约50万人。结果显示,一线空置比例在22%,二线在24%,三线在26%左右,低于30%的警戒水平。

3、方正任泽平在2015年也有过一个报告,显示一线城市中,上海空置最多,广州和深圳排第二、三位,北京最少。

4、人均住房面积这一块,目前城镇人均住房面积约为34.38平米(流动人口也统计在内,如果不统计流动人口,该数据为46.8平米)。这是什么概念呢,一般认为超过30平米就是相对宜居了,显然现在已经达到了这个水平。

如果以此计算,地都可以不用增加了,存量翻新即可。但现在显然不是这么干的,前段时间有个通知,要求6个月以内尽快增加供地,6-12个月的增加,18-36个月的减少,36个月以上的停止。

这与近期的表态(投资导致供地不足)显然是矛盾的。既不想被投资买走,又必须增加供应,结果很可能是继续被投资买走。

不仅自己矛盾,货币部门和供地部门也是矛盾的。好不容易把供需搞平衡了,结果来一波货币,又不够了。谈不上根本,至少是直接刺激了。

在笔者看来,各方的诉求不一样,有的要向房地产要收入,听之任之。有的希望房地产平静一点,别碍事。但从目前来看,各方还算是力往一处使,目前出现的各种问题还算可控。比如货币和土地矛盾已经有所缓解,房贷成本已经提高了不少,土地呢也不再大规模盖纯商品房,而是转为自住房,还有买了房子必须持有几年。

这些矛盾的缓解,透露出的信号是明显的,而这种信号是所有人都必须关注,它会直接影响你的钱袋子:

1、货币的流量必须要确保金融不出问题,接下来逐步收紧是趋势,目前的4.9%不会维持太久,缓慢提升是肯定的。从宽松到中性,利率是必须要启用的,虽然目前并不愿意启用。

2、土地策略的变化,未来削高补低是主流。重点区域继续增加,但对于购房者来说,没有多少腾挪的空间,该给你住就去住,想整点其他的什么事非常难。

3、不要指望房子会便宜,即使未来不动产统一登记和长效出现。这个说了很多遍,主要目的是帮ZF找钱,不负责帮助大家买到便宜的房子。

这些矛盾从出现到缓解,透露出一个明显的趋势,未来市场作用会继续弱化,跟着每晚7点档的节目走,比其他的什么分析数据可能来得更靠谱。目前很多措施都已经体现了这种趋势,不能买,不能卖,不能贷,房子卖多少也必须报备,而且总体趋势是人口及其携带的资金是聚集的。在这种逻辑下,可以预计的是,一二线继续持有房产并不会亏,但紧箍咒还会继续,否则目前取得的成果很快就会丢失。

总之一切都基于一点:新常态下转换周期需要时间,现在各种小问题特别多,如果不直接接管市场,容易走岔路。一旦接管,对购房者来说,反而是个好消息。

【免责声明】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京财时报(www.jingcsb.com)的所有作品,均转载、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,转载、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,并自负法律责任。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,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。联系邮箱:xinxifankuui@163.com

热文推荐

首页 | 新闻 | 财经 | 房产 | 娱乐 | 旅游 | 时尚 | 生活 | 科技 | 健康 | 汽车 | 教育 | 今日北京 | 电子报

Copyright © 2008-2016 备案号:京ICP备09109218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:19084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京-20080118
关于同意京财时报设立互联网站并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的批复

友情链接: 大粤日报 时尚周刊 京晨晚报 投资观察界 新讯网 西北商报网 万亿财富网 中国投资界 新尧网 中国证券期货 广东晨报